商品有商標保護、可是國家被侵權沒人在乎?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包裝像日本商品是否也是廣告不實?


最近胖達人事件看似還沒有結束,雖標榜“天然”可是卻使用人工香精、乳化劑冒充天然酵母的廣告不實為焦點。不過對於身為日本人的我關注的是另一個廣告不實。那就是“パン達人”(胖達人)的招牌是直接用日文的“パン”,

麵包出爐時間的告示、成分告示、是否含牛奶、蛋或者是全素的告示都表現出細心的品質,我以為真的是日本來的麵包店。

在台灣其實有很多其他產品都會誤認為是日本來的。(如先前新聞曾報導的〈獨家〉明明MIT 寵物用品日文包裝搶市)。以前都還好辨認,因為商品包裝上的日文常常有錯字,不過近年來設計人員的日文也越來越好、越來越難分辨,但是包裝後面都會寫生產國,所以也還算可以分辨。

不過您知道在商業圈裡有一招叫“過水”的招式嗎?
即使是台灣產,甚至是大陸產的,只要由台灣出口到日本一趟,然後在日本海關那裡認領並不需拆櫃直接再出口回台灣,台灣業者只要拿著由日本進口來台的一張紙(也只需要進口那第一次)商品就可以當作是日本貨、拉高價格、欺騙消費者。

也有更高成本的方法,就是找日本願意OEM、ODM(俗稱貼牌),打造一個日本產但是日本沒賣的日本商品,不過至少原料品質還是比較安全有保障。


國家形象對海外競爭力是有影響的

昨天也看到另一個節目介紹親日的蒙古,除了日本相撲大受蒙古人喜愛,日本也是蒙古最大的ODA支援國。其中一段介紹了一位蒙古人買米,米的包裝上有一片櫻花、米的品牌名也就叫SAKURA,記者問這位蒙古人為何選擇這個品牌,蒙古人回答中國米太危險,不敢吃,即使貴一點也會買日本米,可是記者隨後請這位先生看背面寫的產地,原來是中國產的米,他愣住然後就把米放回去了。之後記者也問了其他幾位拿起SAKURA牌的米的消費者,大家真的都以為是日本產的,發現是中國產後就都不要了。

這樣的現象氾濫到已經見怪不怪了,也沒有單位會積極檢查、因為產品不屬於任何企業的產品、因此沒有任何企業的聲譽受損即沒有人告發。

不過長期下來,消費者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日本產、哪些是假冒的,感受上有好有壞的消費者經驗會造成“日本”的品質感降低,嚴重的話有一天可能也會發展成國際問題。可能要到那時候才會有某個政府單位重視這樣的問題吧,畢竟現在沒有明文規定的法律,所以思想上代表不需要去管理?

我去便利商店買日本ASAHI或KIRIN啤酒的時候都會看背面的生產國。
有的店家賣的是日本進口過來的啤酒,有的則是台灣產的,雖然不知道為何會有台灣產的ASAHI啤酒,不過喝起來真的不一樣喔!哪一個好喝是個人喜好所以就不多說。不過反過來的情況也有過一個印象深刻的經驗,以前去日本的時候都習慣帶1罐烏龍茶茶葉,通常自己泡來喝,不過也希望泡給日本朋友們讓他們認識到台灣烏龍茶的美味。隨著在日本的薪水變高了以後買的烏龍茶的等級也跟著提升,味道也越令人值得稱讚,可是卻意外發現,原本在台灣自己泡的茶相當好喝,到了日本用相同泡法卻感覺沒有一樣好喝。最後才發現是台灣與日本的水質不同的關係,所以不同產地真的是千差萬別。


台灣的品牌誰推誰把關?

同一件事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各位會比較有感觸。如果台灣的烏龍茶在日本大賣、可是你去日本的時候看到的烏龍茶上面寫著“污龍茶”或者明明圖片是阿里山但是茶名卻是“陽明山烏龍茶”,再不然原來都是大陸產但是寫著台灣烏龍茶,您會不會有一種被侵犯的感受呢?可是沒有任何茶商註冊“污龍茶”或“陽明山茶”也不能註冊“台灣烏龍茶”,所以沒有人會去告侵權,大家只能多宣導別買錯茶。這樣的案例是否應該由國家主導來監督並提出抗議?不然等國家的面子都被弄髒了,到時候還繼續高喊要企業們往國外發展,將收拾殘局也留給企業去努力就實在是太不該了。


灰色地帶放任到即將變成黑色地帶了。
小問題及時處理的話所需花費的成本(時間、金錢、精神等)較小,但是一旦變成大問題的時候往往需要好幾倍的精力來解決。

除了大把鈔票大力推廣外國人來台認識台灣小吃,多確保台灣小吃用的食材是安全的、排水沒有問題、新車人懂得禮讓行人等基礎也有過之而無不足的重要性。包裝及推廣好衡量成效(營收)但是防範機制不易可視化因此容易輕視,應該先由公家機關制定此概念的教育機制、中長期再針對國民教育以及企業輔導努力。

雖說防範機制不易可視化也不易執行,不過若能夠將此可視化可也是一個很大的商業機會。防毒軟體、保險及融資的風險評估、生產線的故障預測等等都是成功的商業案例。
dropbox也是一個案例,方便多台裝置及人分享資料外也免除用戶製作備份的煩惱及可以確保隨時使用的是最新內容的方便性。最近日本由於Big Data話題也很火熱、有人靠app傳回的位置資訊將各個時間人口的移動狀況可視化了。藉此發現比道路交通更精準的人們的活動密集度。

食品安全的可視化怎麼想也知道會被消費者關心,但是即使到現在都還沒有可以信任的方式到底是為何?或許不久將來,食品的產地追踪技術以及食品的移動行徑都會被可視化。如果能夠做到、相信台灣的食品安全會更有保障、也會對於台灣食品的品牌有正面效果讓出口量更大。

雖然我做不到大規模的把關,不過至少於哇奇網上架的商品我們會盡量把關、日本設計的就是日本設計、MIT就是MIT、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也由試用者親身體驗!

0 意見:

 
01Creators零壹創英 創業故事 © 2013 | Plantilla diseñada por Ciudad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