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愛台灣、可是台灣愛外國人嗎?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回到台灣已近3年。這段期間因為身為日本人的關係在台灣的工作身份始終讓我煩擾。我只能說,很多外國人都愛台灣,但是台灣是一個對外國人不太友善的國家(基本上對來遊玩的外國人是非常熱情的,這裡指的是來台灣居住、工作、娶或嫁過來的外國人)。很多法規門檻及限制主要是為了保障台灣國人的就業機會而設,不過這些限制同時也將在台灣長大、之後去國外留學、甚至工作一段時間後想回到我們所認為的故鄉做一番對台灣有益的事情的有志人士們也一併擋住了。對我們這群非台灣人的“類台灣人”來說,很容易會想放棄回來台灣生活的機會(有點像是有家歸不得)。

各位知道我們這些在台灣有父母(雙親或其一是台灣人)但持外國護照在20歲以後即不得留在台灣嗎?以前有記者訪問一位此身份的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小朋友,你知不知道到二十歲就不能留在台灣和媽媽在一起了?」小孩當場面對鏡頭哭了起來...。
更多外國人難入及難留在台灣的案例請看以下文章(經過多年了但是狀況幾乎差不多)。
台灣光華雜誌 - 也是新台灣人——洋女婿在台灣

為了捍衛國人的就業機會,某程度的限制能夠理解。
但是我個人認為捍衛過頭反而會讓台灣越來越“鬼島”化。
有很多學者研究引進藍白領的好處與壞處。引進外勞是否會讓台灣人少了工作機會?之前有調查了失業率最高的3縣市及最低的3縣市,比較了外勞所佔的勞動力人口數比率跟佔失業人口數比率,均沒有高過於失業率較低的三個縣市。因此並沒有辦法直接證明「外勞排擠本勞」的說法。民進黨入主中央政權時曾積極的試圖降低引進外勞比例,但是因在各利害當事體角力下未能全面徹底降低。

引進是否會影響國家利益?(有可能促進國民就業及經濟發展和外交等利益,但同時也包含了國民就業率降低的可能性)及國家安全(外國人越多尚未經驗的問題也可能浮出)、台灣的政策該如何思考? 我的身份不宜說什麼,不過我想表達的是增加外國人在台工作可以對台灣帶來什麼好處。

All stars團隊

運動的世界裡引進好的外國選手帶來的戰力提升已經是一般潮流,商場上聘請能幹的CEO及幹部也常見。但是若是到了一般藍白領階級的就少多了。引進外國人不僅可以加強戰力,也是磨練本國人的一種策略。台灣未來若想出口人才,不多讓大家有與國外接觸的經驗行得通嗎?日本的人才出口也因為國際經驗的不足,往往只能出口技術人員。

光是一味的引進外國人才可能會造成大混亂,所以當然不是說開放就開放那麼簡單,而是必須有效的著眼在如何互相配合、如何吸收雙方的知識創造加乘效益,也就會發現其實這當中暗藏很多機會。


舉個例子;日本的漫畫所創造的商業收入及稅收是很龐大的,因此培養漫畫家的學校也非常多。漫畫產業除了畫漫畫的漫畫家當然也包括了出版社、物流、書店。不僅如此,動畫、電影、聲優、漫畫周邊商品、電玩、廣告代言等行業也都有漫畫的貢獻。台灣漫畫迷人口也不少,但是漫畫家的人數卻不多,因為整個漫畫的經濟生態還不夠成熟(簡單的說,就是不容易混口飯吃啦)。現在偶爾有幾個值得高興的壯舉(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視覺效果等)不過這些是國內經過多少磨練才終於出現的幾家公司、幾個人、幾個成就,還有很多人嚮往這些工作但是因為機會太少而放棄夢想。機會少的原因不會是單方面的問題,產業不成熟導致少量企業投入、少量人才導致產業無法茁壯。現在台灣既然看到了文創有很大的機會,除了引進國外成品在台灣賣(台灣消費者買單、外國賺錢),積極引進外國人才組成All Stars培養“國力”應該也是值得考量的政策。

異文化Big Bang

用不同文化的觀點看事情也是很重要的。哈佛大學的錄取考生政策不單單只錄取成績最好的,而是積極的錄取多個不同區域的優良考生(A區的高分考生可能是A區裡排名10名以內但是可能比B區的第30名還低分也還是可能會被錄取)。為何?因為哈佛相信多樣化對總和有助益多過弊。

以幾個簡單的例子來看,台灣幾個政府機關主導的工程裡偶爾看到最後完成的告示牌裡的英文不正確。還有很多看似來自日本的商品,包裝上的日文往往有錯。就連這種最基本的語言都因為少了異文化的確認而出包。

近年來曾經非常封閉的日本開始積極的採用外國人員工。外國人對於“日本流”有許多的不理解,而這些都暗藏了可能是需要被破壞的習慣,若是應該持續維持的部分就需要思考該如何更明白的傳達給對方。

橋樑效果

最近看到日本北海道某區公所聘請了外國人公務員來負責當地的外國人觀光的施政。借用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事情有很大的收穫。例如,在當地可能只是很普通的食材,甚至屬於廉價平民食對外國人其實是很有魅力的。或者是當地只有中老年人會參加的手工教室、年輕一代的不愛所以沒有安排為外國人的觀光活動,不過外國人其實可能很愛呢。還有一例是一些手續或程序雖然有英文解說,但是因為缺乏推廣,讓外國人連要知道它的存在都很難。不過最大的效果是外國人公務員與母國語言圈國家的交流。這位外國人成功談成了日本與它國的觀光推廣合作計劃,以及外國旅行社的新旅遊行程等企劃,提升了外國人來日的觀光人數。

外國人不僅僅是提供了語言上的幫助,因為擁有相近文化的背景來做為國際間的橋樑對於工作來說還是有效率又有好效果的。

總結

現今經濟已經是全球化的世界了,光是以國內的做法對想稱霸全球的野心來說似乎助益不大,總是要有決心當衝鋒隊跨國去嘗試然後學經驗。引進外國人可以視為補充強勢戰力、可以幫助自己跳脫看不見的框、也可以運用來作為橋樑功能加速與國外的交易。好處這麼多,就難在官民限制尚多(官是法規限制、民是民意排斥)、講求如何有效運用的手腕、然後又該如何放眼觀看長期效應的眼光。

新加坡一向以引進各國人才出名,也自豪於開放的人口政策對於整體國家的發展帶來了相當好的成績。雖然現在新加坡500萬人口當中在當地工作的外國人佔了200萬人(含藍白領。約40%)開始引發些問題要縮緊政策了,這部分就姑且不提。台灣2,300萬人口只有僅不到3萬的外國專業人士(白領)和40多萬的外籍勞工(藍領)(約1.8%)。

台灣處處先以假設是有負面狀況而先定了法規,但是國家政策應該要以更高更廣的角度施政。小島跟其他國家用一樣的方式發展不見得跟得上(人口、經濟規模、資源都比別人少),應該多看“不一樣”會帶來的效果。我希望台灣能用更獨特的方式挑戰事情,帶來希望及夢想給打拼中的企業、給想回台灣做點事情的“類台灣人”、給想提升幸福度的台灣人、給草莓族、給下一代。

0 意見:

 
01Creators零壹創英 創業故事 © 2013 | Plantilla diseñada por Ciudad Blogger